为什么有的企业越做越累,有的却越走越稳?
创业的人都知道一句话:公司怎么做事,决定公司会走到哪里。但比较少的人仔细想过:自己的公司到底是哪一类企业?
从现实的经营管理角度看,我把企业分成四种类型:
机会型、资源型、经验型、战略型
不同类型的企业,会走向完全不同的未来。
一、企业类型
1. 机会型:追风的人,永远停不下来
机会型企业对市场风向高度敏感,行动迅猛。成功往往源于抓住了一两个早期红利,像敏锐的猎手,他们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一句话:“哪里有钱赚,就做哪里”。
• 流量火了,就冲进去; • 某个产品好卖,就模仿; • 客户问一句“你能不能做这个?”,立刻开新项目。
机会型企业的优点:快、灵活、敢做。很多创业公司靠这种方式活下来,甚至赚到第一桶金。但问题也同样突出:
1. 方向不稳定,永远在切换赛道。 2. 没有深耕,难以建立壁垒。 3. 一旦风口过去或竞争加剧,利润遍迅速摊薄。 4. 疲于奔命,却离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远。
机会确实能带来短期收入,但很难带来长期价值。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从“追逐机会”转向“构建能力”。
2. 资源型:守矿的人,忧心未来
资源型企业,拥有某种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据此建立业务。在特定时期,无疑是强大的竞争力。典型特征为围绕现有资源做生意:
• 有渠道 → 做分销 • 有政府关系 → 做项目 • 有土地 → 做地产 • 有供应链 → 做代工 • 有流量 → 做电商 • 有一个大客户 → 做配套
资源型企业的优点是:赚钱快、壁垒高、回报稳定。但它有一个最大的隐患:资源不等于能力。
最怕三件事:
1. 资源失灵(比如渠道变化) 2. 资源被政策限制 3. 资源被别人替代
资源型企业往往能活得不错,但想做大做强往往很难。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真正的安全感,不应来自拥有的资源,而应来自于高效运用甚至创造资源的能力。
3. 经验型:成功惯性,路径依赖
经验型企业决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始人或团队过去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是“试错”后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我们过去就是这么成功的,这套方法肯定没问题。”
经验型企业的优点:反应快、成本低、执行力高。但也存在致命限制:
1. 环境在变,曾经的“正确”可能成为今天的“错误”。 2. 过度依赖经验,容易陷入路径依赖,对新事物反应迟钝,错失良机。 3. 难以培养接班人。
这类企业越做越累,是常态。整个组织不是靠系统在运转,而是靠老板一个人的能力在撑着。企业需要的是“经验”提供的智慧,而非“经验主义”带来的束缚。
4. 战略型:先方向,再资源,越走越稳
与与前三种不同,战略型企业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走向何方,并愿意为此进行长期投入。
战略型企业的做事顺序永远是:
1. 先确定长期方向 2. 决定不做什么 3. 把资源集中在关键方向上 4. 用倒推方式拆解行动 5. 组织、预算、人才都围绕战略调整
这类企业不靠机会,也不靠天赋,而是靠体系。不一定跑得最快,但一定走得最稳、最远。
二、进化顺序
这四种类型,并非严格的优劣排序,更像是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大多数公司会经历这样一条成长路径:
机会型 → 资源型 → 经验型 → 战略型
刚开始靠机会吃饭,有点积累后靠资源做事,老板强的时候变成经验型,真正走上正轨后转向战略型。这个时期,企业才真正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
三、经营者反思
问自己三句话:
1. 我们未来三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2. 这件事的资源、人才、组织是否配套? 3. 哪些事情该停掉、该放掉、该砍掉?
如果你把自己关在“资源型”或“经验型”里,企业很难突破天花板。如果你愿意走向“战略型”,企业才会从短期生意变成长期价值。
机会决定起点,资源决定速度,但战略决定终点。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