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万教师过剩,2025年,第一个被打破的铁饭碗出现
22个孩子,配23个老师教课?
这稀奇的一幕,出现在上海。
2025年秋季开学,上海三桥整所小学只有22名学生,却因配备了23名老师冲上热搜,被网友吐槽严重浪费教育资源。
不久后,该校因招生不足惨遭关停,小学生整体迁往4公里外另一所小学就读。
无独有偶,2025年秋季开学后,湖南长沙的家长就惊讶地发现,身边小学一年级班级数量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减。
即便是芙蓉区的重点小学,也从原有的4个班变成3个班,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学校的一年级干脆连一个班都没有。

在低生育率的现在,“少子化风波”终于从幼儿园蔓延到了小学,小学生源减少的另一个侧面,就是小学教师将迎来职业的饱和期。
生源越来越少,教室越来越空,教师名单却越来越长。
不禁让人唏嘘,那些过剩的小学教师究竟该何去何从?教育机构又会怎样调整严重失衡的师生比?
A 章
作为学生荒重灾区的东北,2013到2022年间小学消失的情况简直触目惊心。
黑龙江共1900所小学“消失”,占将近六成。吉林和辽宁也紧随其后,有近五成的小学“原地蒸发”。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自从2016年生育迎来小高峰后,新生儿数量呈断崖式下降。而2016年那波婴儿潮直接使2023年的生源数量达到顶峰,随后便“跳楼式”猛跌。
这就导致了小学适龄儿童数目减少5216万,减幅达48.14%,数量近乎腰斩。

可师资力量并未因此减弱,此消彼长下,师生比大大升高,据教育部预测:到2035年,全国至少有150万小学教师过剩。
而这两组冰冷刺眼的数字背后,无疑暴露出全国教师过剩的时代洪流正凶猛来袭。
为此,针对小学教师过剩的现状,多地开始叫停并永久冻结新教师的招聘计划。
不久前,江西万年县就暂停小学教师岗的招聘,并明确表示近期不再公开续招相关岗位。
吉安市遂川县教体局干脆停止了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的教师招聘,只保留高中教师的招聘工作。

这种“只出不进”的方式,成了缓解过剩压力的首要手段。
与此同时,“停招”把准备入行的教师拒之门外,挑动无数教师敏感神经的“教师退出机制”也应运而生。
2025年3月,贵州长顺县就首当其冲地提出教师退出制,将未能聘任上岗或因考核不及格、违反师德而未能达到要求的教师予以清退的制度。
而早在2019年,北京就已经在探索类似的教师退出机制。
该机制不仅是为了优化师资队伍,更是在小学老师过剩背景下不得不采取的必要手段。
厦门市翔安区更是采用合同制代替编制,使得聘用和退出机制更灵活,使得教师手里的铁饭碗不再铁了,宛如易碎的瓷器般让人倍加珍惜。

当然,暂且有编制的老师还能勉强糊口,非编教师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今年7月就有网友曝出,江西永新县就因教师富余,直接无故清退非编教师,还冠冕堂皇地宣称只为合理配置资源。
在小学关停潮来袭的大背景下,曾经令人羡慕的教师一职,早已褪去了昔日的光辉。
B 章
面对僧多粥少的局面,自2025年8月以来,湖南省衡山县小学老师便陆续收到来自上级的转岗通知,要求十几位小学老师限期转入平级的其他单位。
一个月后,衡山县发布《教师转岗的工作通知》,涉及93名待转岗教师,转岗单位包括但不限于网信办、民政局和住建局等多家单位。
除了让小学教师转岗分流到其他事业单位外,还有将小学阶段老师经筛选后升任至初高中任教的。

其中,福建、湖北、广西等地就明确规定,只要小学教师具备初中以上教师资格证,并持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就能自愿报名转岗继续任教初高中。
毕竟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既能解决初高中教师的短缺,又能合理调配现有的教育资源,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2025年9月1日,彭霞就从一名小学老师转岗到山东一所高中教语文。
幸亏她拥有含金量较高的汉语言专业文凭,同时又具备高中教师资格证,最终吃上了这波政策红利。
不过这种转型对当事人来说并不轻松。
一名优秀的小学老师未必能成为合格的高中教师。毕竟不同学段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

而转岗也意味着重新学习和适应。
好在彭霞的转岗之路还算顺遂,哪怕从之前在小学教一个班的语文课变成教高中两个班的语文课,因为不是班主任的缘故,彭霞表示压力并不大。
当然,还有教师另辟蹊径,选择从事一门副业来给不确定的未来增添一分保障。
来自山西公立小学的体育老师李志宇就在课余做起了安装空调的副业。尤其在酷暑时节,短短3个月他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另一位民办小学语文教师周雪,也在2023年做起了主持的副业,她主要在国庆等节假日接单兼职当婚庆主持人。
在小学教师过剩的当下,一份兼职不仅是缓解经济压力的方法,也是他们在“每况愈下”的教育环境中选择的一条退路。
毕竟在被“优化”的阴影下,不少老师已经开始探索能体面退出的底气。
C 章
不过,并非所有过剩的小学教师都能吃到最后一波教育红利。
比如湖南永州宁远县就决定将冗余的小学教师编入宿管、保安甚至保洁的队伍中。
这种公开的转岗机制已经从私下尝试变成了公开的举措。

还有浙江不少高学历教师,也默默从三尺讲台上脱下长衫,摇身一变成为后勤工作者,引发了网友对于教育资源浪费的热议。
为此,有专家建议进行小班化教学,来对抗日益严峻的学生荒。
目前所推崇的小班化,主要指班级人数牢牢控制在35人以下,确保教师能精准地因材施教,从而更加深入地挖掘学生潜能,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江苏常州市就在市内4所小学进行小班化教学试点,只为顺应生源锐减的客观形势和优化现有的教学资源的需要。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格外骨感。
毕竟小班化意味着更大的教育经费投入,对于财政宽裕地区而言或许值得一试,但更多经济基础薄弱,囊中羞涩的中部地区,小班化改革根本寸步难行。
更有资深教育人士表示,小班化并非简单的人数调整,而是对学校的课程体系、老师教学方式等全方位、整体性改革,目前尚未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办法。

还有小学教师转岗到初高中任职也并非一帆风顺,像彭霞那种情况只能算是个例。
今年8月15日江西就曝出永新县选调初中老师,结果不少参与遴选的小学教师因抵触情绪故意考出低分。
毕竟强行赶鸭子上架,不尊重教师意见的政策只会偏离初心,很难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那些靠兼职苦苦支撑的教师情况也不容乐观。
兼职安装空调的小学体育老师李志宇就差点因高空作业的风险吓出一身冷汗,更别提在世俗眼光的审视下,职业落差带来的轻视让他不由得打起退堂鼓。

兼职做主持的小学老师周雪哪怕入行2年,也仅仅主持过十几场婚礼,每场婚礼还不到1000元,微薄的收入压根支撑不起她的吃穿用度,只能勉强赚个外快。
D 章
如今,伴随学生荒时代的到来,学校关停潮宛如一场海啸,无论老师身处哪个学段最终都难以幸免。
而学校也不是大门一关就完事了,其中牵扯的教师安置、教育资源的优化乃至教育体系的深刻变革都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只是在当下和未来,教师这个行业早已不是做大做强,而是控制增量,精简存量。

毕竟“没有人了”!这四个字背后是一场无法回避的结构性变革。
而身处其中的老师既然无法改变时代潮水的方向,那就只能硬着头皮选择自己的冲浪姿势。
与其每天担忧铁饭碗会不会碎,还不如先想想自己的手艺,能否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END-
参考资料:
1 新周刊 《天津一地出台新规,打破在编教师的铁饭碗》
2 新京报 《拟录取10分以下考生,教师选调哪能逼人就范》
3 南方周末 《新生数量锐减,小学教师过剩之后》
4 21世纪经济报道 《小学老师教高中引热议,师资小学富余、中学紧缺问题求解》
作者:枫叶青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