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下了“求快”的执念,先把基本功练扎实了
毕竟这一年我总在琢磨:外界变化这么快,我该以什么姿态往前跑,才能更快?聊完才发现,我最初的出发点其实有问题——追求“更快发展”本身可能就是个误区。
这两年世界变太快了:B2B的玩法在变,SaaS的逻辑在变,连生意的底层规则都在变。以前总觉得“快”是本事,现在才懂,环境变了,光追求速度反而容易摔跟头。
这三位朋友的经历特别触动我:有位创业十年的联合创始人,经历过公司从野蛮生长到突破瓶颈的阶段,拿过不少关键订单;还有位在垂直行业扎根十几年的CEO,把公司做成了品类冠军;另一位年轻的合伙人,创业十几年里公司起起落落,现在反而更稳了。
想和大家分享点思考,关于企业该怎么稳健发展的。
1、先学会“活着”,再想“长大”
现在资本不太爱追着“规模”跑了——经济环境紧的时候,摊子铺得大的企业反而危险。见过太多公司平时看着热闹,资金链一断说倒就倒,不是规模不好,是大意味着成本高、回款压力大,没续命钱的时候,大反而成了负担。
B2B企业这两年主旋律就一个字:稳。盈利才能活得久,活着才有资格谈未来。
2、老客户比新客户“金贵”
不是说获新不重要,是维护老客户的性价比高太多了。中国B2B市场客户总量本就没那么多,从头培养信任太难。
老客户不仅是复购的保障,更是口碑的源头——他们说你好,比你自己打广告管用十倍。把一个客户服务透,比凑十个“面熟”的客户实在多了。
3、别用营销“遮丑”,把本事练扎实
营销是把双刃剑:产品服务够硬,它能帮你放大价值;要是本身没底子,营销就成了画饼,迟早要还。
见过太多企业靠PPT接单、靠融资讲故事,短期看着风光,最后全砸在自己手里。不如沉下心把产品磨好、把服务做精——客户续不续费、转不转介绍,比什么广告都实在。
4、能力配不上位置,迟早要栽
陪一家公司走过十几年,最明白“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环境好的时候,企业容易被推着走;但只有真本事,才能接得住这份“推力”。想把生意做十年二十年,靠的不是风口,是自己团队的硬功夫。
5、“挑客户”,不是所有钱都要赚
要找认知同频的客户——他能看懂你的价值,你也愿意为他花心思。聚焦一小部分“对的人”,把服务做到极致,性价比反而更高。
不要为了追求增长放宽合作挑选标准,一个好的客户的价值大于10个不好的客户价值,我们生来不是为了取悦所有人,企业也是。
6、敬畏心比野心更长久
有次朋友问我:“有业务机会,合作不?”我婉拒了——不是不想做,是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他说:“这种心态特别好。”深以为然:比起盯着订单,更要盯着自己的短板。
B2B不是赚快钱的生意,想走得远,得先把自己“长”结实。准备不足时急着扩张,只会留下一堆烂摊子;稳扎稳打,反而能走得更远。
最后想和大家说:专注自己擅长的,挑对要服务的客户,用真诚换信任。慢一点,反而走得更稳更远。
-END-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