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来路分析洞察网站各渠道流量来源?
为了帮助网站运营者更直观地了解流量构成,本次升级在入站访客数据中新增了来路分析功能。该功能可自动识别访问来源,并按渠道统计流量,包括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平台、AI工具以及内链/直接访问等。除了为网站推广策略提供数据依据,还能分析主流AI工具对网站引流的效果。
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并统计来自不同渠道的页面访问,包括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Bilibili)、AI工具(如Deepseek、Perplexity)以及内链/直接访问等。 通过该功能,可以以直观了解各渠道的流量贡献,除了为网站运营和推广策略提供数据依据外,也可以获得主流的AI工具,对网站流量的贡献情况。
操作路径: 官微中心 - 首页/概览 - 访问数据,选择下图红框内的"来路分析"即可查看每天不同来路的访问数量。
曲线下方的来源可以通过点击来切换显示/不显示状态,比如在下图中,我们将搜索引擎和自然流量关闭,只保留AI来源,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曲线,来分析不同的AI工具,给站点带来的引流效果。
除了页面访问(PV)外,也可以通过下图红框内的PV/UV/IP切换,来查看这些来路的UV和IP数量。
如果需要得知某个来源当天的访问详情,可以在 官微中心 - 数据 - 入站访客 页面,选择其中一个来源,点击搜索得到。
目前支持识别的类型有:
搜索引擎:百度、谷歌、必应、搜狗、360、神马、夸克、头条搜索、雅虎、Yandex、DuckDuckGo、Ecosia
AI工具:DeepSeek、豆包、腾讯元宝、Perplexity、通义千问、文心一言、Chat GPT
社交媒体:微信、微博、知乎、头条、抖音、Facebook、Twitter / X、Bilibili
其他:内链、直接访问等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